本報記者 楊讓晨 張家振 上海報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日前,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也從結構性、係統性、製度性、技術性等多層麵推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以形成政策合力。
在打通實體經濟物流“筋絡”方麵,國內首家數據科技央企——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數聯物流”)日前在上海市成立,注冊資本達100億元。該公司將搭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台,整合公路、鐵路、水路、航空以及口岸等領域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共享、開發利用來提升產業運營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係教授、上海市物流研究院院長徐以汎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國家層麵來看,如果能夠大範圍地掌握較為全麵的數據,對經濟發展將大有裨益。“這也是上海市成立中國數聯物流這一國家級數據平台的目的之一,有望成為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推進物流數據資源整合
作為第99家批準成立的央企,中國數聯物流將通過數據科技來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在成立大會現場,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數聯物流的成立,是推進中央企業與地方優勢物流數據資源整合,更好服務現代流通體係建設、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未來,中國數聯物流要服務實體經濟,聚焦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推動全社會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成立中國數聯物流是為了響應國家對數字經濟的重視和物流行業麵臨的轉型升級需求,也標誌著我國在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此舉有助於推動傳統物流模式的轉型升級,通過數字化技術提高物流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成本,從而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數聯物流將引入招商局集團、中國保利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民航信息集團、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數據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對於股東注資情況和經營計劃等問題,記者通過企查查顯示的中國數聯物流電話聯係采訪,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過段時間再找其他聯係方式聯係中國數聯物流。”
據了解,盡管已宣布引入戰略投資者,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和企查查、天眼查等渠道目前顯示的中國數聯物流股東信息尚未更新,仍為中國農墾集團持股100%。上述公開電話共關聯6家企業,其他5家均與中國農墾集團相關聯。
多家頭部央企戰略投資中國數聯物流的原因何在?對此,徐以汎告訴記者,一方麵,入股中國數聯物流有利於助力相關央企未來發展;另一方麵,相關央企入股也有助於推動中國數聯物流更好發展。
柏文喜也告訴記者,中國數聯物流作為首家數據科技央企,相關央企入股具有國家戰略意義和市場潛力,可以參與到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台的建設中,共享數據資源,優化物流決策,提高物流運營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
作為首家數據科技央企,中國數聯物流將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領域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為核心,整合物流與信息流、資金流,構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台,以數字技術提升產業運營效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中國數聯物流也具有央企背景和基因。據企查查數據,中國數聯物流的前身為中國華信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股東為中國農墾集團。中國數聯物流的首任董事長既是央企出身,也有數據科技行業背景。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數聯物流首任董事長張建在履新之前,曾於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擔任招商局集團首席數字官(CDO)及數字化中心主任。在此期間,招商局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發展迅速。
從數據科技角度而言,中國數聯物流未來將如何發揮作用?徐以汎告訴記者,成立中國數聯物流的目的在於降低物流總成本,並在某些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收集的數據涵蓋各個方麵,需要對不完整、有缺陷的數據進行整理,並保證數據安全,因為這涉及企業核心機密。”
深化物流領域體製機製改革
事實上,中國數聯物流的成立,也是目前我國推進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一個縮影。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11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指出,將從深化體製機製改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健全國家物流樞紐與通道網絡等多個方麵,對降低物流成本進行係統部署。
根據目標,到202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要降至13.5%,鐵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占比則要分別提高至11%和23%。中銀交運相關研報分析認為,上述方案旨在通過深化體製機製改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完善物流樞紐網絡等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87.8萬億元。中銀交運相關研報分析稱,按可比價格計算,上述指標同比增長5.7%,增速比前9個月提高0.1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也提出,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取得顯著成效,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在建設全國交通物流統一大市場,推進製度性降本提質增效的同時,還將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製定多式聯運數據共享清單,推動經營主體加強數據交換共享,穩步推進交通物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製定全國統一的交通運輸領域相關電子證照清單和應用管理規範,加快推進“跨省通辦”。
今年以來,我國物流運行回升勢頭強勁,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7%,為6月以來最高。中銀交運研報分析認為,在政策推動下,物流運行回升勢頭增強,企業活力提升,市場預期保持樂觀。
不過,在柏文喜看來,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還應當從深化物流領域重大體製機製改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健全國家物流樞紐與通道網絡、推動物流數字化轉型、加強物流成本監測和評估等方麵入手。
“這需要打造現代化物流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推進物流數據開放互聯。”柏文喜告訴記者,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要依據大數據規劃最優路線與方式組合,平衡“公鐵水”聯運比例,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建立統一信息平台,減少信息“孤島”,以智能化決策替代人工經驗判斷,降低人力與時間成本。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構建一體化物流生態係統,深化企業物流全流程優化,挖掘運輸、保管、管理環節的內在聯係與協同潛力,實現全社會物流成本的係統性、全方位降低。”柏文喜表示。